住宅建筑因高密闭性以及室内装修、采暖、烹饪、吸烟等致使室内甲醛、苯、TVOC、颗粒物污染超标;同时,室外PM2.5经门窗穿透至室内加剧了空气的污染,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通风换气是有效稀释住宅室内污染物浓度、保证良好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合理的通风换气方式必须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但又不能太多,太多新风会导致能源浪费;此外,住宅通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新鲜空气的入口应设置在卧室和客厅,排风口应布置在厕所、浴室和厨房。 以下介绍5种住宅最常用的通风换气方式: 一、开窗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以室内温度差引起的热压以及室外风引起的风压为动力,不需要额外的电力输入,具有零能耗、静音、维护简单等优点,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是所有住宅通风方案的首选。 根据进风口形式不同,自然通风方式可分为:1)开窗自然通风、2)带通风器的自然通风。 开窗自然通风是住宅最常用、最基本的通风换气方式,经常开窗通风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特别是在有穿堂风的情况下,开窗自然通风是一种比较高效的通风换气方式。 开窗自然通风的优点是经济、节能,能够保证室内氧气充足,降低CO2浓度,使人体不会出现缺氧的情况,,还能够有效清除甲醛、苯、TVOC等室内有害气体。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是所有住宅都应采取的通风措施。 开窗通风的缺点是受室外环境的影响大:一方面室外空气污染物会快速、大量地传播到室内,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另一方面不能有效降低室外噪声,直接影响室内人员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在北方冬季,开窗通风还会使室外冷空气灌入室内,极不舒适,人们因此会尽量避免开窗通风,这造成室内空气品质极差。此外,开窗通风还需考虑防盗、防虫等问题。 二、带通风器的自然通风 带通风器的自然通风方式是使用通风器代替开窗来进行通风换气。该通风方式的一般做法是,在卧室、起居室窗户的上/下方安装窗式通风器,同时在卫浴、厨房设置无动力排风系统,完全依靠热压/风压驱动通风换气。为保证通风效果,排风管道的阻力应尽量小,并且应保证排风管道竖直高差足够大。使用这种通风方式时,窗户平时可处于关闭状态,有效解决了开窗通风的诸多缺点。 窗式自然通风器设有过滤除尘层,可过滤掉新风的大颗粒物,对进入室内的新风清洁度有一定的保障。 带通风器的自然通风方式的主要缺点是通风换气量较小,基本仅能保证呼吸所需的最小新风量,不能有效排除室内空气污染物;此外,这种通风方式对新风的过滤效果有限,无法有效去除新风中的PM2.5。 三、排气扇/排风机通风 排气扇(排风机)通风也被称为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该通风方式在进风部分与自然通风相同,只是在排风部分增加了动力排风设备,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但增强了通风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可以满足大部分住宅的通风需求,系统也相对简单易行,可以保证室内新风量,在运行过程中和自然通风相比,只增加了较小的排风机电耗,经济性较好。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和自然通风的共同缺点是未对新风进行有效过滤处理,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时候(如雾霾天,PM2.5超标),无法保证新风的洁净度,反而会加剧室内空气污染。 四、分户式新风系统 分户式新风系统主要由新风机、送/排风管、送/排风末端组成,为室内输送新风。由于新风机组内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可有效过滤PM2.5,保证了新风的洁净度,即使在雾霾天也可以稳定提供新鲜干净的空气。 分户式新风系统可分为单向流新风系统和双向流新风系统。其中,单向流新风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主机和管道占用空间少,购置成本较低。双向流新风系统的结构相对复杂,主机和管道占用空间多,购置成本和维护费用较高,但可在主机内部增设热交换模块。 目前,比较流行的分户式新风系统是使用新风全热交换器,室外新风先经过过滤器去除PM2.5,再经过全热交换模块,过滤后的新风在全热交换模块中与室内排风进行全热交换,回收排风中的冷/热量(热交换率一般大于60%,高的甚至可达90%以上,节省空调/供暖能耗),最后送入室内。在选购新风全热交换器时,应关注其是否带旁通功能,只有带旁通功能的新风全热交换器才能更好地节能,否则其能耗可能还会高于不带全热交换模块的普通新风机[1]。 分户式新风系统的新风机组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和振动,需要选择合适的空间安装新风机组,并做好降噪、减振措施。由于分户新风系统需要克服空气过滤器(一般为中效空气过滤)和送/排风管的阻力,其耗电量会比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大许多。 五、壁挂式新风系统 壁挂式新风系统是一种挂在墙壁上的新风系统,其原理与分户式新风系统类似,但是与分户式新风系统相比,壁挂式新风机体积较小,又没有送风管路,安装上更为简便,可在房间装修后进行安装,只需要在墙上开1个或2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洞即可安装使用,安装施工极为方便的,普通水暖工人就可以完成。 壁挂式新风系统具有安装简便、性价比高、新风效果好等优点,在中小家庭和小型场所有着良好的表现。 |